社保一定要按照实际工资缴纳吗
社会保障的缴费基数不一定是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会保障。但实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同时,各地区对社会保障缴费基数也有上限规定,实际实施社会保障不一定按实际工资缴纳。
目前,社会保障由财务部统一征收。以前少交、漏交的企业不需要追回,企业可以节省大量费用。但是,如果官方不追回,员工可以依法维权,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1.支付时间。原则上,上班族的工龄和缴费年限应该是一样的。社保缴费年限越高,养老金水平越高。

2.支付基数。支付基数影响支付等级基数,也影响社保支付指数。支付基数越高,退休后养老金就越多。
3.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相关。退休年龄越大,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4.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与基本养老金直接相关。城市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
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社保是按月缴纳的。月社保缴纳基数,就是月缴纳社保费用的缴费工资数额。这个缴费工资数额,就叫作缴费工资基数。
按有关规定,参保人员的月社保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这个缴费工资基数每年调整一次,年内不得变更。
社保月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之比,为本人的年度缴费指数。在职人员的缴费指数,必须事后进行计算,是本人缴费工资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体现。
灵活就业人员的月缴费基数,在规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愿自主选择,可高可低,一切依本人经济条件取舍。所选择缴费基数,或者缴费挡位,即为本人的缴费指数。
总之,社保月缴费基数,是在职人员参保缴费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计算养老待遇的重要参数之一。月缴费基数的计算核定,政策性极强,实用价值很高,是社保经办业务的基础内容之一,核定与运用必需过细与精准。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