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与退休金对照表?
社保退休工资如何计算,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养老保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虽然大家都知道社保缴费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是大部分朋友并不清楚社保退休工资是如何计算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有部分朋友还不太理解,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指的是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所谓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我们的平均缴费基数,如果我们一直都是按照60%基数缴纳社保费用,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0.6。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积余额÷计发月数。关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积余额,大家可以通过社保官网查询,个人账户余额是我们平时个人缴费所累积的,个人养老账户余额每年都会产生利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有统一法规的,60岁139个月,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比较多,例如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对养老金都有影响。我们所知道的社保缴费年限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其实是指社保中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如果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社保,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只能领取1000元左右,所以如果想要退休后多领取一点养老金,那么建议大家尽可能的增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久,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社保基数3323什么意思?
社保费基数3323是指按照高档次交纳社保费,正常情况下社保费基数是以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28%有单位的和20%灵活就业人员来确定。目前,本地区有单位标准的基数1400。如果是3323相当于标准的基数237%。灵活就业人员标准的基数1000。如果是3323是标准基数332.3%。这个基数无论是有单位还是灵活就业人员都是高标准基数。
3234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月缴费上下限基数及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基数标准执行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据介绍,全市按省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3517元作为核定缴费基数标准,确定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龙岩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18379元,下限为3676元。
同时,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月缴费基数为3234元,按10%的费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