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值是什么?
2018年2月5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问世,3月1日起标准实施后,企业突发环境时间风险分级不再执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中的相关规定。
分级程序仍沿用了旧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及环境风险手提敏感程度(E),三个参数的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
不同的是,新版分别对涉气和涉水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进行评级,分别通过涉气(或水)的Q、M、E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得出风险等级,最终以两者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风险管理基本程序: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1、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第一步,要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
2、收集初始信息要根据所分析的风险类型具体展开,主要包括分析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和法律风险方面。
二、进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2、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3、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如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损失事件管理等)。
五、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企业应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以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双控体系重点具体指的是什么?
安全双控体系是指什么
指的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加强公司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双控机制是指什么
安全生产双控机制是严格依法认定、适度从严的原则;安全生产双控机制是从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当前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事故认定范围不宜作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