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国家密码信息有哪些(保护国家机密是什么)

2023-02-24来源:庭审官方整理131人看过

保护国家密码信息有哪些?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十七条 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下简称国家秘密载体 ) 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不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保护国家机密是什么?

1、保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事项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2、保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又称敏感信息或内部资料),是指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 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即泄露后虽不会直接危害国家整体利益,但会不同程度影响 本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


3、保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保密法规定第18条?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学习并理解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精选问答

查看更多咨询

本站内容、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公开引用,如有侵权告知后即删。

Copyright © 2023-2024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1009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