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包括哪些(民法典第五章民事权利)

2023-02-20来源:庭审官方整理141人看过

尊严包括哪些?

立法和司法上并未有规定或解释,因为人格尊严本为抽象。

民法学理上,有认为人格尊严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有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权的最重要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尊重,是民事主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其在社会上享有的最起码尊重的结合。

这几种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人格尊严具有基本性和主客观价值复合性。因此,判断自然人人格尊严是否受到侵害,不能仅考虑该自然人的主观自尊感受,更要从客观角度考虑其在通常社会范围内所享有的作为“人”之最基本尊重是否被贬损;如果是,则其人格尊严遭受侵害。

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 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简称为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这一权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人格尊严受尊重权。人格尊严是消费者的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姓名权、名誉 权、荣誉权、肖像权等。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受到尊重,是消费者最起码的权利之一。在实践 中,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权大量表现为侮辱消费者即侵犯消费者名誉权的行为,此外还有搜 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甚至限制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的行为。   

(2)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全国还有55个少数 民族,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饮食、服饰、居住、婚葬、节庆、娱乐、礼节、禁 忌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与消费密切相关。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民 族感情、民族意识、民族尊严,这关系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安定团结的大问题。因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民法典第五章民事权利?

第五章??民事权利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条??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第一百二十四条??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第一百二十五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九条??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条??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什么是参照性权利?

参照性权利(Referent Power)是指对拥有理想的资源或个人特质的人的认同而形成的权力。如果景仰一个人到了要模仿他的行为和态度的地步,那么这个人对你就拥有了参照性权力。

参照性权力的形成是由于对他人的崇拜以及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超凡的魅力。企业可利用对消费者有参照性权力的名人进行营销。

具有优秀品质的领导者的参照性权力会很大。这些优秀品质包括诚实、正直、自信、自律、坚毅、刚强、宽容和专注等。因此,领导者要想拥有参照性权力,就要加强这些品质的修炼。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学习并理解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精选问答

查看更多咨询

本站内容、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公开引用,如有侵权告知后即删。

Copyright © 2023-2024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1009433号